找到相关内容59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重庆华岩寺第四期短期出家—泰国法身寺之行圆满结束!

    场之一 国际佛法薪传者全家福 国际法身坛对面祖师堂局部,法身坛的目标是同时容纳100万僧人共同打坐,并留在世界上至少一千年,其气魄之大可见一斑,现在建立部分已经可以容纳30万人打坐。 自省...

    佚名

    |重庆华岩寺|第四期|短期出家|泰国法身寺|圆满结束!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8/13122113251.html
  • 回归自然品素食

    驾驭一切低于我们的动物,乃至发生食其肉、吸其血、寝其皮的事。但是,来自我们心底的道德感和自省意识告诉我们,如此做并不是一件好事,而是一件残忍的行为。动物之于人的关系,虽然不是同类的关系,至少是“朋友”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11/12340414213.html
  • 悔过向善的福报实例三

    两个女儿住在楼上也听到了,怦然心动,于当晚叫婢女招引某生,并缒下布幔做梯。某生拉张玮一起爬布梯上楼,张玮爬到一半,突然自省想到自己是来考试的,怎么可以做损阴德的事,因此急忙随身退下,但某生已经爬上楼去了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290416957.html
  • 澳门无量功德林水陆法会再度盛况空前

    积功累德;居士们扪心自省,抚躬自忏。在各坛主法、坛外护法、所有义工及全寺人员的内摄外持、环环相扣的共同努力下,四众共输至诚,终得曙光朗照,转劳苦成醍醐。蠢动含灵,值此际会,普仗良因,均沾法益。   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11/08491218986.html
  • 论坛系列报道:论坛演练千人过堂,一粥一饭彰显慈悲

    演练的志愿者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体验佛教过堂,但从这些年轻的法师身上,他们或许可以感受到在一粥一饭中佛教僧人的自省和慈悲。 灵山梵宫五观堂,值得体验的佛教过堂。 行堂的法师 行堂 参加演练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世界佛教论坛|无锡灵山|过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3/10244836742.html
  • 中国聚焦:通过对话推动佛教文化和谐发展

    自身的对话经验。 “这种经验至少可以概括为尊异求同、温和宽容、解释辩驳、入他自省、比类会通,这对当代世界的宗教文明间的对话与和谐应该会有所启发。”中国佛教专家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董群教授认为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3/22593137375.html
  • 林焕光,父母官的心中情

    短于调和,我们善于争取,但拙于节约;我们颇有聪明,但甚缺智能。环 顾我们今日的社会,自由不可谓不足,但尊重他人的自由的意识却仍然低落。言论不可谓不开放,但自省的意识却严重缺乏。” “各花各门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0745164.html
  • 千手护持,千眼照见

    《禅苑清规》中记载,僧人每天都要自问:「千手千眼否?」用来检视自己是否有效法大悲观世音菩萨的行谊。这样的自省,真是令人动容,在凡夫有限的身心中,如何能做到千手千眼?除了「大悲」的愿力,似乎无从解释。      宋代著名的禅宗公案集《从容庵录》中,就提到为什么大悲观世音菩萨会现千手千眼?答案是:「千手者,示引迷接物之多也;千眼者,示放光照暗之广也。茍无众生无尘劳,则一指不存,而况千万臂乎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5846825.html
  • 在中国佛学院讲课时给学生出的试题(部分)3

    是非判断题(正确在括弧内打✓,错误在括弧内打 外在的万事万物都是人我的幻觉,除去外在的境相对我们的缠缚,内在的真性就会显发。因此,内在的禅乐才是真实永恒的存在。( )我们的心性具足一切法,因此,不需要对现象界进行关注,只要关注内心,通过自省与自觉就能得到一切智慧,遍知一切法性及法相。所以,佛教注重内在的觉悟而不提倡现实的教育。( )佛陀非常重视苦行之道,并常常赞叹苦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1052128.html
  • 专与精

    ,一心正念。莲池大师以身作则,为后人树立了专精念佛的楷模。  诚、敬是念佛的心态,专与精是念佛的行持,净业行人应恒常自省,提撕警觉,俾令自己的念佛行持贯彻诚、敬、专、精的方法论原则。 ...

    魏 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0153750.html